图片
冬至,又称日短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。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冬至日是北各地白昼时间短、黑夜长的一天,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。冬至日的白昼虽短,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低;冬至之前不会很冷,因地表尚有"积热",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;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,显然偏迟。时至冬至,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,民间由此开始“数九”计算寒天(民谚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数九)
图片
图片
传统习俗
图片
图片
图片
“天地者,生之本也;先祖者,类之本也。”天地是生命的根本,祖先是人类的根本,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。冬至祭祖、宴饮活动,相沿成习,遂成冬至风俗。
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,南方地区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传统。因各地礼俗的不同,祭祖形式也各异。酬神祭祖后通常还有宴饮活动。
我国北方许多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习俗。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冬至养生
图片
图片
藏:重点保护呼吸道
冬至节气的特点是干燥,空气湿度很低。冬季干燥,加之暖气较热,呼吸道成了易发病的“重灾区”。建议尽量增加室内湿度,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。如果室内空气太干,可在暖气搭一条湿毛巾,或使用加湿器。一般来说,冬天室内的湿度在30%至60%之间是比较合适的“度”。这样的湿度下,人体总体感觉良好。
穿:两个部位要保暖
进入冬至节气,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。冬至时节,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,身体暖暖的,气血才会顺畅,才可避免许多 疾病的发生。
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。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,头部的血管密集,耗氧量大,热量散发也多,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,在环境气温为15℃时,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%。从中医角度来说,头为“诸阳之汇”,也是应该重点做好保暖的部位。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,头部保暖更加重要,对预防脑卒中等很有帮助。
而俗话说“寒从脚下起”,脚离心脏远,血液供应慢而少,皮下脂肪较薄,保暖性很差,一旦受寒,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收缩,降低抗病能力,导致呼吸道,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时节,脚部保暖也应加强。
图片
补:冬令进补不可缺
冬令进补,即冬季进行的滋补。人类到了冬天,也同样处于“封藏”时期,此时服用补品补药,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蓄,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。因此,民间有“今年冬令进补,明年三春打虎”之说。
常用的滋补食物有牛肉、羊肉、海参、各种鱼类等;常用滋补材有灵芝、当归、西洋参、鹿茸、冬虫夏草、 三七等;常用食同源补品有红枣、葛根、枸杞、芡实、百合等,此外,中医馆冬令推出的膏方,亦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、咳嗽、发热等患者,在 疾病未解时不要随意进补,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患者不应盲目进补。
冬至 冬至大如年 人间小团圆
大庆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
11月5日 刷新
11月5日 刷新
11月5日 刷新
11月5日 刷新
10月8日 刷新
10月8日 刷新
10月8日 刷新
9月23日 刷新
5月22日
4月14日